“学以所用 赢得未来 ”中国国际青少年公费交流活动(加拿大)系列报道一(加拿大华侨新报)
2019年08月08日 14:03 来源:加拿大华侨新报

加拿大华侨新报8月8日讯 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公费交流活动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际性青少年机器人科技交流活动,鼓励和加强中国青少年创新研发,拓展国际视野,对综合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的平台覆盖全国各省、市及地区,平台上有几万多所全国的小学,中学及职业培训学院,大学等等。
自2015年以来,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公费交流活动已经成功在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来到加拿大文化艺术及高科技中心蒙特利尔/以及有“加拿大硅谷”之称的首都渥太华。
“拥抱世界 筑梦未来”——2019年中国国际青少年交流将由2个团:少年组机器人科技团,青年组机器人科技团,青年组机器人科技团与8月2-11日期间访问加拿大,这些青少年都是全国机器人学习中遴选出来的优秀的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
学生们将在交流期间进入紧张的学习,并在短时间内在麦吉尔大学教授课堂学会最领先的机器人设计及编程技巧,参观著名企业,名牌导师培训,英语演讲,领导力培训,人文探索,PBL模式主题行走课堂,与本地学习参观交流,政府机构访问等。每一位青少年将在学习期间,从机器人的外形设计到使用机器语言,多种零部件组合设计到使用机器语言,多种零部件组合设计出最具创意的各类机器人,以小组形式参加公众演讲课堂及机器人大赛。
代表团于8月5日访问了蒙特利尔市政府,也得到市政府议会议长/蒙特利尔市委会主席黄嘉玲女士的祝贺。黄嘉玲女士说到,作为华裔的一员,他更需为中国和加拿大的双边交流,尤其是教育方面的的合作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市政府一定给予大力支持。由于会议时间冲突,黄嘉玲女士未能赶来,特别委托华人服务中心李西西女士前来祝贺。李西西女士表示大力支持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的活动,蒙特利尔华人服务中心这些年服务了众多的华裔新技术移民。对此,加拿大文化艺术科技交流机器人(加拿大)团团长温杰女士对市政府及黄嘉玲女士、李西西女士的支持表示特别的感谢。
代表团于8月6日抵达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加拿大参议院终身参议员胡子修Victor Oh代表加拿大参议员特别发出祝贺信。胡子修助理Lauren Ray受胡子修委托前来亲自祝贺,并对加拿大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特别颁发参议员证书。
同一时间,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加拿大)代表团受邀参观国会山庄与加拿大政要见面,加拿大国会议员Chandra Arya前来祝贺,并表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已经跟科技部及国会报备,希望加拿大的青少年能够到中国参加机器人交流活动,两国青少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互相鼓励、加强交流。
渥太华中华会馆薛金生主席与交流代表团合影留念并表示祝贺。
渥太华著名媒体《Health Times》报社社长黄飞女士及记者对代表团团长温杰女士及六位优秀的青少年代表(赵禹润、于佳汐、王朝、孙杨学者、李依航、郭子尧)进行了现场采访。
六位学生及领导老师渥太华国会山现场采访分享
黑龙江省牡丹市市王朝
通过这两天的机器人学习,我对国内外教育深有感触,感觉到了许多不同,与国内第一个就是侧重点不同,国内主抓理论性教育,对于理论性知识十分重视,像国内的作业大部分都是笔头和口头的作业,极少让学生们自己动手,但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能感受到国外对动手能力的重视,我们上的第一天课那几位麦吉尔大学的教授导师就给我们留了动手实践的课程,让我们自己组装,自己编程来得到一个自己的机器人,非常有意思。其次就是教育方向的不同,在国内,我们每次考试都看的都是个人成绩,这里偏向于团队合作,我们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属于我们团队的,告诉了我们在这里团队合作很重要,团队配合在这里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许就是国内和国外的差距,我觉得学到了许多。未来,我的梦想是可以到加拿大著名的麦吉尔大学学习。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孙杨学者
我觉得中国和加拿大的差异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加拿大的教育偏向于实际行动,而中国的教育更偏向开发大脑。加拿大教育非常侧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而中国学生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其实中国学生的头脑非常聪明。我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加拿大和中国能互相学习两方教育的优点,补全自己,自然我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也会更加轻松。
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于佳汐
大家好,我是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于佳汐,我主要来加拿大的目的是打算要提高我的英语口语,然后去开阔自己的眼界,然后去培养一些更多的知识,然后去开阔自己的眼界,然后我也希望以后长大可以到加拿大来留学。我主要的爱好的是机械这个方面的,这两天对机器人的培训课程中可以感受到加拿大本地教授对我们都特别的友好也非常耐心,我很喜欢他们。而且我发现了我们中国的机器人和外国机器人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我们中国的最多还是落实在笔头上的,就是思想方面的比较注重,外国比较注重动手能力。另外我要感谢中国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给我这次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次交流学习中包括顶级学府的课堂、著名企业的参观,以及机器人企业CEO大师课堂,我感到非常荣幸。
来自北京的郭子尧
您好,我叫郭子尧,来自北京,这几天到达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首都渥太华,令我感受颇深的是科技馆。我十分喜欢科学,所以就特别留意科技馆。通过在蒙特利尔科技馆,体验各种科技项目,大大的吸收了科普知识。蒙特利尔科技馆/艺术馆的行走课堂PBL主题学习,艺术家陪伴我们——详解,使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了我的文化底蕴。我觉得这些天的活动丰富多彩,包括麦吉尔大学优秀留学生的留学经验分享。著名机器人博士的最新人工智能编程模块的实际操作与展演,让我提升了许多。 我就像一块海绵,不停的吸取各种新知识的养分。我非常的兴奋!
来自黑龙江省的李依航
很荣幸能跟你们一起分享一些我对加拿大的感受。对于加拿大,我主要参观了蒙特利尔,渥太华两个城市。第一个蒙特利尔,虽然我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不多,但是对于这座城市的整体印象还是非常好的。首先,在我初次接触这座城市时,对这座城市人们的敬佩感就油然而生,不仅是因为这里人过红绿灯时的遵守秩序,还因为这里的人有着饭后自觉收拾餐具的好习惯。其次,这里的人民民风淳朴、都很热情好客,无论你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会耐心的解答,甚至有些人都能用中文打招呼,实在是很感动的。然后,我就觉得这座城市是个文化底蕴的地方,无论到什么位置,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尤其是那些老式建筑,更有这种感觉。最后,这里的餐饮,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感觉,既有美味可口的西餐也有别具中国特色的中餐。总而言之,这座城市真的是一种让人建立一眼就恋恋不舍的感觉。第二个渥太华,作为加拿大的首都,可以说是很具有加拿大独特的气质街道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也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当然,无论是蒙特利尔,还是渥太华,亦或是整个加拿大,都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无时无刻不勾起我对这里的向往。
绿色国都 人文之旅
中国黑龙江大庆市靓湖学校赵禹润
来到加拿大第一印象就是清新洁净,青翠的草坪,清新的空气,你会觉得到处都是园林景色,仿佛置身于一个辽阔的森林公园里,城市就在公园的环抱中,公园就融合在城市里。这里最吸引我的还是大学的科技氛围和学习环境。我带着对机器人的爱好和探索之心来到这里,麦吉尔大学课堂的探索引领,还有博士生课堂上个性化思维的探索让我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我喜欢这样的学习环境,从这一刻起,我也有了更清晰的目标。我将来一定要努力学习,探索和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为将来实现高智能化的机器人设计注入一份力量。让我们都能感受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便利,共同携手实世界高科技的共融和共享。加拿大之行,开拓视野,拓展理想,这是我成长中的一扇窗。
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加拿大)交流活动代表团团长温杰
很荣幸我和24名代表团团员将在加拿大度过丰富充实又意义非凡的十个日夜,通过渥太华人文之旅、蒙特利尔艺术馆、本地著名AI企业参访、国会议员会谈、参观麦吉尔大学校园,感受加拿大人文与艺术,探索加拿大的科技与教育,希望通过此行能够启迪启发广大学生兴趣爱好与就业生活相融合,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未来希望会有更多的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选送到加拿大来进行交流活动,留学、研修等,也希望加拿大的青少年有机会到中国参加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中加青少年的友谊,为中外青少年友好交流建立新的模式。我非常感谢加拿大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媒体的关注,也特别感谢加拿大文化艺术科技交流中心主席/思达莱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Monica Mo女士对此次交流活动做出的很多贡献和支持。
加拿大文化艺术科技交流中心主席Monica Mo
在Monica Mo女士的交流中,Monica Mo女士谈到,教育就是未来。她看到国内的民间教育机构也有很多的中学生未来,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会派送到加拿大来进一步寒暑假交流,研学访学,短期培训,长期研学等等。在国际交流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与加拿大联邦政府/安大略/魁北克本地政府包括蒙特利尔市政府接洽探讨进一步教育合作及两国之间教育及机器人教育活动双边交流,与加拿大教育机构探讨合作,以及职业培训、职业技能的双边合作的探讨。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努力,为国际教育,尤其是文化艺术科技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后加拿大的青少年也将到中国参加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开拓视野,进一步加深中加青少年的友谊!努力践行机器人教育的理念:“学以所用 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