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工委应邀参加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
2020年04月04日 08:55 来源:全国学校联盟网
全国学校联盟网北京4月4日讯(通讯员/张望)在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委高校部应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国防体育分会、北京市高校国防教育协会邀请,为全国近60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的专题授课工作。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提升全民的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

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专题授课-课程讲义
本次课程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委的贾蓉老师,围绕国防教育、国家安全要点及要求,结合21世纪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未来国防、国家安全会更多的运用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及2019年教育部主办的军事课教学展示活动的机器人项目,为全国近60所高校教师代表及北京科技大学500余名师生开展的专题授课,因受疫情影响本次授课为网络授课方式。课程主要内容讲到了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体现在智能化、无人化、信息化等方面,利用动能武器、电子战武器、网络战武器,实现分布式机动作战和近距防空作战;无人作战装备将取代士兵以及传统的作战装备成为主要的作战力量,人与武器将逐步分离,人由战争的前沿退向后方,主要负责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机器人走向战争前线,成为战术层面的主要执行者。在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分布式”作战样式中,执行具体战术任务的作战集群都将是无人装备,让人能够从作战的各个任务人机自主和协同的技术,实现人机灵活交互,使无人机群可以在一名操作人员的管理下完成识别、交流、攻击等复杂任务,实现有人机对无人机群“一对多”的操作,在未来战争中,机器会取代人“前线”的位置,成为战争中作战力量的施行者。

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专题授课-课程讲义
联盟成立至今,主要承担着项目推广、教学改革、科学研究、赛事管理、交流培训、体教基金、论坛展览等工作。作为教育部专门设立以机器人为载体开展素质教育的学校成员组织,也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在教育部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参与国防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大力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成为广大学生的共识,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普及国家安全教育,为中国特色现代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