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草原灌溉 培养专才
2020年09月25日 11:14 来源:神州网
神州网北京9月2日讯(通讯员/孟远)本文围绕“神通杯”第一届全国学校联盟小学机器人知识大赛(简称大赛)培养人才的核心目的,充分发挥教育部的资源优势,结合草原灌溉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满足草原灌溉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我国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作出巨大的贡献。

趣味性、知识性、权威性
草原灌溉是指通过调节草地水分状况,为牧草生长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水利措施。牧草对水分的需要量一般高于旱地种植的谷类作物,每生产1克干物质约需耗水0.6~0.7千克。草原灌溉对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改善草地小气候、增加地面覆盖,以防水土流失和造成沙漠化,具有重要意义。

草原节水灌溉一瞥
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苏联是草原灌溉发展较快的国家。苏联草原灌区广泛采用拦蓄地面径流和春季融雪水的方法进行漫灌;澳大利亚以地面灌溉为主;美国的人工草场多采用喷灌系统,天然草场灌溉设施较少。中国的草原,除南方的草山、草坡外均需灌溉或补充灌溉,一般在春、夏干旱严重时进行,有的地方在某些年份甚至需要全生育期灌溉。根据草原所处的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的不同,灌溉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修建系统性草地灌溉工程。为了建立饲草饲料基地,由靠近基本草场的河流、溪谷、水库、湖泊中取地面水或打井、引泉、截取潜流地下水进行灌溉。这种灌溉系统多在农牧结合地区采用。完整的草原灌溉系统有取水、蓄水建筑物,输、配水渠道及其建筑物(见渠系建筑物),以及田间工程。地面较平坦的基本草场多采用沟灌、畦灌;地形复杂、地面坡度较陡的基本草场则可采用喷灌;引洪灌溉。多在河道上修建临时性引洪口及渠道,在河流涨水时抢洪引水到天然放牧场或打草场进行漫灌。引洪灌溉的可靠性差,一次灌水量大,由于工作简陋、引洪流量大、洪水含沙量大,且流量不易控制,易引起水土流失和草地淤没;蓄水灌溉。主要是开挖水平沟、修水平埂、挖鱼鳞坑、筑雪障、作冰坝等田间简易工程,将雨雪水及流冰水就地拦蓄在草地上,以供给牧草生长需要。水平沟、水平埂多在较平坦的缓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牧草种植在沟内及埂间。鱼鳞坑多用于地形复杂、坡度较陡的坡地上,成品字形布置。还可垂直冬季风的主方向,用修筑土墙、篱笆、灌木防风带以及压雪埂、堆雪堆等措施,设置多层雪障,减缓风速,以利积雪;春融时雪水渗入土壤可消除春旱,同时雪被还可保护牧草越冬。还可冬季在靠近草地的河溪上及泉水溢流处筑冰坝、开引水渠将冰水引到草地积存起来,待到开春冰化时湿润土壤,也可起到灌溉作用。

草原喷雾水机
天然草场灌水过多、土壤过湿,会使土温降低,通气状况恶化,不利牧草生长。长期积水会使植被类型发生演变,牧草品质变劣、产量降低。不适当的灌溉还有可能招致盐碱化、沼泽化。因此,在发展草原灌溉的同时,还应注意排水。
“十三五”以来,青海省水利厅积极开展牧区草原节水灌溉,探索草原节水灌溉的新模式。机械动力淋洒技术就是利用蓄积山上的雪融水或泉水,引入防渗衬砌渠,在常压下采用自流喷灌,无压力时利用拖拉机为机械动力,加装水泵、贮水箱、水管和淋洒器等设备给水加压,牵引灌溉设备移动淋洒灌水的方法。步行式喷灌技术主要是在有地下水源和电力能源的地方,采取打井开源,水泵提水,管道输水至步行式喷灌设备,动力移动喷灌的技术。集雨滴灌技术将雨水集蓄和滴灌结合起来的一种灌溉技术。主要是在牧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把温室暖棚、牲畜防寒棚和人居屋舍作为集雨场收集雨水,采用滴灌或渗灌这种微型节水灌溉方法,对网围栏内的牧草进行补充灌溉。这些节水灌溉措施既解决了水源难以保障,又解决了能源动力不足;既实现了喷洒均匀,又实现了移动方便;既满足了开源节流,又满足了节水灌溉。五年来,省水利厅分别在海北、海南、海西、黄南等地的14个县,建成草原节水灌溉试点项目15个,投入资金3750万元,灌溉面积达3.9万亩,灌溉后牧草覆盖度为89%,新增牧草2340万公斤。同时,在项目区通过实施管道输水、蓄集雪融水、打井引水等措施解决了2900余人、56800多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从以上论述的各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案例分析而言,草原灌溉是个跨学科、跨领域、跨技术应用、跨领域管理的综合系统工程,各类专业必须有懂得草原相关知识、水利相关知识、管理相关知识、实践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培养种类繁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而实现草原灌溉等相关工作的健康开展、积极开展,满足草原生态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大赛紧紧围绕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知识性强、权威性强的特点,通过本文启发引导我国亿万少年儿童热爱草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通过草原灌溉等系统工程的发展建设等工作,树立建设美丽草原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