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

围绕餐饮文化 培养鲁菜专才(神州网)

2020年10月11日 09:20 来源:神州网

神州网北京9月27日讯(通讯员/孟远)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美食讲究色、香、味、形、意,这是对厨师厨艺水平、烹饪知识、烹饪技法的重要考核标准。文章围绕我国川、鲁、粤、苏、浙、闽、湘、徽等菜系及西餐、日本料理、意大利料理、法国料理等中外饮食的烹饪知识、烹饪专业、烹饪岗位、服务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结合“神通杯”第一届全国学校联盟小学机器人知识大赛(简称大赛)培养人才的核心目的,启蒙启发我国亿万少年儿童了解“民以食为天”的不变法则,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烹饪知识、热爱烹饪艺术、热爱饮食文化、讲究饮食质量、饮食健康、厨艺高尚的热情。


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知识性强、权威性强

鲁菜,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其发源地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发型菜系(相对于淮扬、川、粤等影响型菜系而言) ,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难度最高、最见功力 的菜系。

2500年前山东的儒家学派奠定了中国饮食注重精细、中和、健康的审美取向;北魏末年《齐民要术》(成书时间为约公元533-544年)总结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盐、豉、醋、酱、酒、蜜、椒"奠定了中式烹调技法的框架;明清时期大量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使鲁菜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得到升华。

经典菜品有一品豆腐、葱烧海参、三丝鱼翅、白扒四宝、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油爆双脆、扒原壳鲍鱼、油焖大虾、醋椒鱼、糟熘鱼片、温炝鳜鱼片、芫爆鱿鱼卷、清汤银耳、木樨肉(木须肉)、胶东四大温拌、糖醋里脊、红烧大虾、招远蒸丸、枣庄辣子鸡、清蒸加吉鱼、葱椒鱼、糖酱鸡块、油泼豆莛、诗礼银杏、奶汤蒲菜、乌鱼蛋汤、锅烧鸭、香酥鸡、黄鱼豆腐羹、拔丝山药、蜜汁梨球、砂锅散丹、布袋鸡、芙蓉鸡片、氽芙蓉黄管、阳关三叠、雨前虾仁、乌云托月、黄焖鸡块、锅塌黄鱼、奶汤鲫鱼、烧二冬、泰山三美汤、清汤西施舌、赛螃蟹、烩两鸡丝、象眼鸽蛋、云片猴头菇、油爆鱼芹、酥炸全蝎、西瓜鸡等。


葱烧海参                                                     九转大肠

油焖大虾                                                     一品豆腐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肴馔便崭露头角,它以牛、羊、猪为主料,还善于制作家禽、野味和海鲜。对当时的烹饪要求及风尚嗜好,有许多文字记载。在西周、秦汉时期,鲁国都城曲阜和齐国都城临淄,都是相当繁华的城市,饮食行业盛极一时,名厨辈出。著名政治家"天下第一相"管仲主张"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雕卵然取之,所以发积藏,散万物",这种对鸡蛋的雕刻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食品雕刻加工记录,也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他通过鼓励奢华的餐饮业来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到达增加国民收入的政策与20世纪英国的凯恩斯经济学不谋而合 ,使得鲁菜在2700年前就占据了高精尖的发展起点。管仲在其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上菜顺序等饮食礼仪问题,"置酱错食,陈膳毋悖。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羹胾中别,胾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浆。"意思是说摆放陈列各种饭食酱料时,不可违反礼仪规定。一般来说所上的菜品,鸟兽鱼鳖等动物肉食之前,必须先上蔬菜羹汤。汤羹与肉食相间排列,肉肴摆在酱的前面,席面摆设要成正方形。饭是在最后上,左面一侧放置饮用的酒; 右面一侧放置清口用的浆。这些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山东饮食极为重视礼仪和上菜顺序,这种鲜明特点一直延续至今。

鲁菜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突出本味。大葱为山东特产,多数菜肴要要用葱姜蒜来增香提味,炒、熘、爆、扒、烧等方法都要用葱,尤其是葱烧类的菜肴,更是以拥有浓郁的葱香为佳,如葱烧海参、葱烧蹄筋;喂馅、爆锅、凉拌都少不了葱姜蒜。海鲜类量多质优,异腥味较轻,鲜活者讲究原汁原味,虾、蟹、贝、蛤,多用姜醋佐食;燕窝、鱼翅、海参、干鲍、鱼皮、鱼骨等高档原料,质优味寡,必用高汤提鲜。鲁菜的突出烹调方法为爆、扒、拔丝,尤其是爆、扒素为世人所称道。爆,分为油爆、酱爆、芫爆、葱爆、汤爆、火爆等,"烹饪之道,如火中取宝。不及则生,稍过则老,争之于俄顷,失之于须臾"。爆的技法充分体现了鲁菜在用火上的功夫。因此,世人称之为"食在中国,火在山东"。鲁菜以汤为百鲜之源,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清浊分明,取其清鲜。清汤的制法,早在《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用"清汤"和"奶汤"制作的菜品繁多,名菜就有"清汤全家福"、"清汤银耳"、"清汤燕窝"、"氽芙蓉黄管"、"奶汤蒲菜"、"奶汤八宝布袋鸡"、"汤爆双脆"等,多被列为高档宴席的珍馔美味。对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称一绝。山东的海产品,不论参、翅、燕、贝,还是鳞、蚧、虾、蟹,经当地厨师的妙手烹制,都可成为精鲜味美之佳肴。

在鲁菜中,有许多菜肴与历史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例如:诗礼银杏--孔子教其子孔鲤学诗习礼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事后传为美谈,其后裔自称"诗礼世家"。至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治,建造诗礼堂,以表敬意。堂前有银杏树两株,苍劲挺拔,果实硕大丰满,每至仲熟。孔府宴中的银杏,即取此树之果,故名"诗礼银杏"。

烧秦皇鱼骨--是孔府早期的一道名菜。据传,在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时,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鲥,将《尚书》、《礼记》、《论语》等经典书籍偷偷藏于孔府故宅夹墙内。到了西汉景帝三年,皇帝刘启将其子刘馀封为鲁王。鲁王在治宫中,发现了孔鲥偷藏的这批经典书籍,重新加以保存。为了纪念孔鲥藏书,金代,在孔庙的孔子住宅,修建了"金丝堂",后来又重建"鲁壁"。孔府后裔对秦始皇焚书坑儒,非常痛恨。此菜是用鳜鱼中段加水发鳇鱼骨烧制而成,孔府以"鳇鱼骨"之谐音,命名此菜,以解秦皇"焚书坑儒"之恨。

兰陵美酒--李白在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脍炙人口的《客中行》一诗作于东鲁的兰陵,盛赞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的美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油爆双脆--清代诗人和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记载,"将猪肚洗净,取极厚处,去上下皮,单用中油爆双脆心,切骰子块,滚油爆炒,加佐料起锅,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袁枚对这道菜的制作方法和特点有精确的阐述。近代作家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中对此菜均有高度赞誉。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鲁菜系逐渐形成包括青岛在内,以福山帮为代表的胶东派,以及包括德州、泰安在内的济南派两个流派,有堪称"阳春白雪"的典雅华贵的孔府菜,别具特色的博山菜,还有星罗棋布的各种地方菜和风味小吃。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发展中精华不断被人们所传承和丰富,作为一名小学生,正处在学知识、学习成长、身体成长的基础教育阶段,通过本文主动了解传统饮食文化与当代饮食文化的相互融合,不断探索创新以丰富其内涵,充分认识烹饪专业是人类生产生活时刻不可或缺的根本技能。营养与健康、技能与艺术、服务与消费是饮食文化的环节,大赛秉承“学以所用 赢得未来”的崇高理念,引导指导我国亿万少年儿童真正了解把握“360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需要专业“状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