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

工委率先在陕西等省区开展教育评价工作

2020年12月17日 13:45 来源:全国学校联盟网

全国学校联盟网北京12月17日讯(通讯员/孟凡杰、张鑫)日前,工委基础教育部在曹晶晶同志的率领下,遵循“教、练、赛”教学环节,贯彻实施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文件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联盟章程》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资源优势,整合资源,率先与陕西、浙江、湖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的教育机构开展关于机器人等级考试、小学机器人知识大赛、计算机编程等级考试等人才评价、创新培养等方面合作,在校内外开展等级考试、资格认证等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为机器人教育的评价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机器人教育教学活动的健康开展明确了工作方向。


考前准备一瞥

考试现场一瞥

众所周知,教育评价的鉴定作用是指教育评价认定、判断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实际价值的功效和能力,它是与教育评价活动同时出现并始终伴随着教育评价存在的。由于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教育评价具有对评价对象具有鉴定优劣、区分等级、排列名次、评选先进、资格审查等鉴定功能。鉴定功能是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其它功能是在科学鉴定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认识对象才能改变对象。不难看出,评价者只有通过评价,根据被评价者达到目标的程度,才能给与恰如其分的不同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以促进工作的进步;被评价者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教育评价对提升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动脑、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曹晶晶主任

曹晶晶同志作为工委基础教育部的负责人,以优良的工作作风、端正的工作态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按照《联盟章程》的有关规定,积极将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机器人教育、计算机编程教育为学习目的的教育评价工作中。导向功能是启蒙启发广大青少年把握学习方面,树立学习目标的引路石,是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效和能力,这是由评价标准的方向性决定的。因为在教育评价中,对任何被评对象所作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进行的。这些评价的目标、标准、指标及其权重,对被评价对象来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为他们的努力指定方向。被评价对象必须按目标努力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否则就达不到合格标准,得不到好的评价。其中的评价目标是由目标制定者根据社会需要而制定的,是评判者对被评价对象应达到的社会价值的反映,也是社会需要的体现。总体来说评价教育办得好与不好,关键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当前与长远发展的需要,客观评价上和微观评价上都是如此。所以,评价的导向作用是一种社会导向作用,对青少年学习成长、健康成长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和方向作用。

曹晶晶同志在实践工作中开拓创新、讲究方法、尊重客观、尊重事实、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加强学习,学习业务知识、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在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中充分体现工委作为教育部的常设办事机构在机器人教育领域的主导作用。合理有效运用教育评价,能够激发和维持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被评价者的内部潜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评价的激励作用是分等鉴定的必然结果,它也包括对后进单位与个人的督促作用。这是因为在被评价对象比较多的情况下,这种不同的等级会使个人与个人、单位与单位之间进行不自觉的比较。这对被评价对象来说,是一个积极的刺激和有力的推动。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被评价对象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有获得较高评价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趋向。恰如其分的评价结果能给人以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对于先进的单位和个人来说,评价的结果是对自己过去成绩的肯定与表扬,会对成功的经验起强化作用,使被评价者更加努力更加主动,以保持或取得更大的成绩;对于落后者则是一种有力的鞭策,如果仍不努力就会被拉得更远。要发挥这种激励作用,应注意评价指标的制订不可过高或过低,这两种情形都不利于积极性的调动,最适宜的指标应定在大多数被评价对象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程度,因此必须将条件评价、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如评价一位原来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差,经努力,取得了较大进步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应特别注意三者的结合,既要看到他当前的学习成绩又要看到他初始的学习基础,还要看到他个人主观努力的过程,应予以较高的评价。只有公平、合理、客观、科学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发挥教育评价内在固有的激励功能,对评价对象情感的激发,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一般来说,当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的参与者在社会需求影响下,主观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时,有可能外显出教育评价内在固有的激励功能。同时,评价要素的内涵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教育规律,评价过程操作程序技术的科学性,主持评价人员的心理、道德、品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激励功能的发挥。

曹晶晶同志率领工委基础教育部全体同仁,积极与工委资格认证中心有效沟通,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将等级考试工作、资格认证工作纳入到教育评价的诊断与调节功能体系。正如大家所知,教育评价的诊断作用是指教育评价对教育的成效、矛盾和问题作出判断的功效和能力。科学的教育评价的过程是评价者利用观察、问卷、测验等手段,搜集被评价者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严格的分析,它能够根据评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分析出或者说出、诊断出教育活动中哪些部分或环节做得好,应加以保持和提高,同时也能指出哪些地方存在着问题,找出原因,再针对这些原因提供改进途径和措施的过程。教育评价过程与如同看病就医一样 ,在广大青少年中发现不同的兴趣爱好,经过科学的诊断 "对症下药"。教育评价的这一作用使其在提高教育工作质量上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美国发布重大科技趋势报告: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将成为未来30年,颠覆人类生活的20项技术之一。有理由相信,机器人、计算机编程等级考试工作作为检验广大青少年学习能力水平的度量衡,必然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了素质教育教学的重大作用。工委基础教育部积极探索以机器人、计算机编程为载体的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活动直接体现了教育评价和工委教育教学活动评价的重大意义,为我国亿万青少年在校内校外开展机器人知识学习、计算机编程知识学习提供了鉴定、激励、诊断、调节等教育作用,为他们将来学业、专业、职业、技能、就业等方向选择、学习目标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广大青少年而言实现“学以所用 赢得未来”的崇高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