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

苏州联络办整合资源,加强合作,促进联合国“每个妇女,每个儿童”项目

2019年11月13日 09:41 来源:全国学校联盟网

全国学校联盟网苏州11月13日讯(通讯员/曹天凤)11月12日,为响应联合国“每个妇女,每个儿童”倡议,促进联合国“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全球战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驻苏州联络办公室(简称苏州联络办)邀请了中国康复医学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校长梁兵一行参访苏州联络办,并围绕合作开展机器人教育项目,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洽谈。


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

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康复诊所是一所福利性质、社会力量办学的非营利特殊教育与康复医疗机构,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残障儿童。博爱学校、康复诊所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坚持全面康复,加强基础教育和生存教育。综合地、选择性地应用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教育的、心理的、工程的、社会的疏导,促进残疾儿童早期得到启蒙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享受儿童时期的欢乐。学校内的儿童正迫切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注与帮助,为此,苏州联络办姜海英主任邀请校方负责人进行机器人教育走进校园的合作洽谈,为那些残障儿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


双方进行交流

12日上午,苏州联络办姜海英主任陪同梁兵校长一行参观了苏州联络办科技展馆,并对苏州联络办开展的机器人教育相关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介绍,双方针对机器人足球、陆地机器人障碍赛、无人机模拟器等机器人项目合作,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双方进行交流

针对机器人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双方观点不谋而合。梁兵校长表示:“教育科技化是教育整体未来发展趋势水的体现,机器人教育是教育科技化的必经之路,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行机器人科技教育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重要举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简称校工委)目前所做的加快教育科技化,树立科技教育理念,深化机器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机器人教育体系,更新机器人教育内容,创新机器人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推进教育信息化,使教育的科技方面强起来,还能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双方对机器人课程进行有效交流

交流过程中,姜海英主任介绍道:“机器人课程的作用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能够让学生凸显自我,引发他们去探索知识的奥秘以及激发潜在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对于他们来说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去前行、去挖掘、去用功、去探索。机器人课程的作用远远不止,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模式,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德、智、体、美。”

结合姜海英主任介绍的机器人教育课程,梁兵校长表示:“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内的儿童并不同于正常儿童,面对沟通有障碍、身体有缺陷的残障儿童,机器人教育以什么方式、用什么方法能够将机器人教育推广走进学校,让这些孩子接受,从而有效地促进残疾儿童在体能、心智的全面发展,帮助这一弱势群体的普及教育与康复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的轨道,与国际接轨。这是目前我们双方需要思考的问题。”

双方经过深入的讨论交流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校方领导表示:希望将机器人教育课程尽快的带进学校,让学生们在科技教育的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促进他们身心发展。苏州联络办表示:希望能够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以点带面,在苏州地区启动更多此类的合作,集合资源,为更多的残障儿童及弱势群众的普及教育与康复贡献一份力量。